你在产业一线,又在外向型产业,你的判断更有实证价值。
供给能力足够,那确实要进入国内反内卷/国际话语 ...
所有行业,最终都是服务业,而这点上,中国比欧美强太多了,这是文化层面的降维打击
所以,一**技层面接近,老外就扛不住了,单靠头部那一点点目前国内做不到的,不足以养活他们
目前国内外普遍的说法是,中国应用层面更强,这是事实,而之所以如此,背后就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服务业思维(张雪峰其实说过类似的,所有文科都是服务业),如何讨好人,如何提供情绪价值层面,中国远比老外更明白
技术层面一旦接近,老外就没戏了。而技术层面有个特点,那就是革命性突破很难,没有革命性突破,你就只能等着别人跟你慢慢接近。至于其他全产业链优势等等,还不说了 本帖最后由 旧欢如梦余寥寥 于 2025-7-4 14:00 编辑
以梦为马 发表于 2025-7-4 13:50
最典型的,土木老哥
在外都是自个卷自个
三局的开价比四局低
像是中国人干的事
以前学反垄断法,包括反倾销,也反价格同盟,
而中国对外贸易被人诟病的往往是低价倾销,
外国人在维持同行业价格和利润上更团结。
这又涉及语境问题了,
对外,要是自己卷自己,那亏了;
对内,卷的结果倒是为老百姓喜闻乐见,比如越来越便宜的餐饮,便利高效的外卖,(消费者的声音盖过了从业者)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7-4 13:56
所有行业,最终都是服务业,而这点上,中国比欧美强太多了,这是文化层面的降维打击
所以,一**技层面接 ...
这个对的 国强民富的路实际上是走不通的,唯有走民富国强的道路才行。改开之初讨论过:必须把国家积累率降下来!但始终没有认真贯彻执行,反而越发严重,这个恶果现在是日益显现了~~~ 本帖最后由 河蚌赌徒 于 2025-7-4 14:25 编辑
旧欢如梦余寥寥 发表于 2025-7-4 13:59
像是中国人干的事
以前学反垄断法,包括反倾销,也反价格同盟,
不正当竞争,原本是规范制造业的
但全球互联网企业起来后,掌握了话语权,事实上掏空了原本的不正当竞争法
简单说,很多互联网巨头都是连续多年亏损的,这在制造业掌握话语权时,就是违法操作,但互联网很正常
互联网把很多成本摊到营销费用,规避倾销,但那些0.1元拿几十包餐巾纸等,不是不正当竞争是什么
说白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全球如此
还记得制造业牛的时候,展会都西装革履,互联网牛了,就大量牛仔裤和t恤衫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7-4 14:24
不正当竞争,原本是规范制造业的
但全球互联网企业起来后,掌握了话语权,事实上掏空了原本的不正当竞争 ...
现在,西装革履差不多成骗子代名词了 施宜 发表于 2025-7-4 14:15
国强民富的路实际上是走不通的,唯有走民富国强的道路才行。改开之初讨论过:必须把国家积累率降下来!但始 ...
赞成。
财富向国家层面集中越严重,一方面是容易集中力量办大事,更严重的是另一方面,社会运转效率低,社会资源配置不平衡,造成极大浪费。
退休高工资和在职低工资倒挂,与其高退休工资再补贴年轻的,或者去世后留下大笔遗产,为啥不直接发给年轻的?很大一部分退休工资沉淀在了银行,不运转,影响消费。
权利的任性和创业的高风险对比强烈,一个小衙役一句话搞死一个企业,创业没了,就业就出问题。
公务员低风险高福利和社会职工差距明显,催生考公热,打击创业,造成就业问题,消费问题。一个职业如此热门,就应降低门槛福利,大家竞争,达到微弱平衡多好,人为制造悬殊和极端。先把公务员的工资和社保系数向社会平均水平看齐就行。
贪 腐之风日甚,造成财富集中沉淀,甚至出逃。社会运转效率也极低和浪费。老百姓手里钱少了,自然经济就有问题了。
总之,不往自己身上砍几刀放放血,社会不太好运转了,其他人也看清了,选择躺平,不再当牛马。久了,发展受影响,税收不够花,或矛盾加剧,走老路;或自己放点利益出来,缓和一下 一旦有心 发表于 2025-7-4 14:43
赞成。
财富向国家层面集中越严重,一方面是容易集中力量办大事,更严重的是另一方面,社会运转效率低,社 ...
体制内的稳定加高薪,精英都进入体制,创新和创业能力不足,浪费国家大量资金。
如果降低体制内的福利待遇,很多精英人士看不上那点收入,或者收入不足以过中产以上生活,自然会出来创业或者进入企业做大蛋糕。
嗐,谁会放弃自己的蛋糕呢。
高收入,低风险,加上稳定。 你好 发表于 2025-7-4 14:56
体制内的稳定加高薪,精英都进入体制,创新和创业能力不足,浪费国家大量资金。
如果降低体制内的福利待 ...
就那点钱,留不住有本事的人的
提高收入收纳人才另一个角度来看,是好事
管理国家的人才是精英,总比尸位素餐的来当家作主好 就像我们这破单位,今年来了个北理的计算机博士
有毛病呀
就这点钱够干啥的
我都觉得不该来 以梦为马 发表于 2025-7-4 15:12
就像我们这破单位,今年来了个北理的计算机博士
有毛病呀
就这点钱够干啥的
这就是呀,据说社区社工都有985研究生了。 这种内卷,在经济学上叫“囚徒困境”?
本帖最后由 施宜 于 2025-7-4 16:16 编辑
关于公务员的工资,现在网上的议论很多是有偏颇的。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这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这个原则在很大程度上与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是相通的,因为新社会是从旧社会脱胎而来,所以必然带有旧社会的痕迹。
那么公务员队伍本应该由精英组成(从那么多人参加国考以供挑选也能证明这一点),如果是这样,获得高薪就是理所当然的。
由于工作性质决定,公务员是越到后来随着经验积累和职务升迁等原因工资就越高;相反,从事体力劳动的务工者,实行计件工资,那年轻力壮时工资越高,随着体力下降收入会减少,这是符合按劳取酬的原则的,也是等价交换要求的。
更重要的是,分配是否公平、合理,应该是在更高水平上去平衡,而不是以降低水平,向下拉平差距,所以用降低公务员的待遇来求得平衡,这是一个伪命题。
当然,工资差距畸形过大的现象是不合理的。但制定政策的是人,而人难免会有私心。过去有过一个说法:真正了解情况的是处长们,而不是出面汇报的部长。这个事实反映在制定工资政策时,具体操作的是那个级别的人,结果就是那个级别段的人受益相对就多。比如,改开之初首次加工资的方案一出台,其中18级干部最沾光,坊间顿时就此议论汹汹~~~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