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7-10 02:35:49

人生几何:多收了三五斗

周二是展会第一天,观众没有迪拜展会多,主要集中在上午10点到下午1点半之间。最忙的时候,我们五个人各接待一波都不够用。从下午两点开始到五点展览结束,中间来的访客就寥寥无几了,好处是轻松,坏处嘛,我们干嘛来了?闲下来,自然也就没必要五个人都死守展台,大家伙就轮流去参观一下其他厂商。总体来说,单就国内厂商而言,我们展台算是最火的,甚至没有之一。毕竟来这边参展的本就少,总共还不到30家,而愿意搞个特装展台的只有六七家。我们展台最大,且展品最全,基本上除了边上那家欧洲品牌的代理商免费发咖啡的时候,我们都是最热闹的。没白来,这是肯定的。

周二午餐是同事去B1楼餐厅买的牛肉汉堡,有点凉了,只能说凑合吃。今天中午他又去买了同样的汉堡配薯条,因为是热乎的,吃着还行。或许是今天买得早的缘故(他一点钟就去了,比昨天早了半小时),汉堡配菜里竟然还有酸黄瓜,很酸很开胃。正愁晚上去哪儿吃呢,主办方给了份邀请函,请我们参加在边上大宴会厅举办的鸡尾酒晚宴。很开心,但尴尬的是,就给了三个名额,因为我们展位是27平米,刚好仨标准展位。我们五个人,谁去谁不去都不合适。都不去吧,又觉得浪费了,毕竟我们晚上也没想好去哪儿吃。

我去找边上邻居沈总聊天,问他们是否去参加晚宴。毕竟众多周知这种晚宴吃得很一般,也很无聊,我猜他们不会去,刚好可以趁机把他们的俩名额要过来。算盘打得很响,但我忘了一件事儿,如今的我,已经不是当年的普通一个市场传媒经理了。沈总看我过来跟他说这事儿,以为我是邀请他同去,觉得这个面子不能不给,于是他就问他们市场部经理如何安排的。那小姑娘很是哀怨的看了我一眼,说晚上计划去外面吃中餐。沈总立刻板着脸批评她,说这么好的认识圈内人的机会为什么不去云云。我只好赶紧打圆场,说吃得实在太差,而且乱哄哄的,也认识不了几个人,我也只是问问,其实我们也未必去的。话说到这儿,要名额的事儿自然无法开口了。

幸运的是,中国展团那边还是帮我们又搞到了俩名额,估计也是谁家不去让出来的吧。五点展览结束,五点二十展馆开始赶人,但晚宴要六点才开始,于是几百号人就滞留在展馆外等开饭。半小时后,大宴会厅门打开,大家鱼贯而入。里面两侧各摆了两溜自助餐,角落吧台那儿啤酒饮料畅饮,还有服务员端着红酒满场穿梭。我们进来的不算晚,但几乎也已经没了座位,主办方估计没想到真有这么多人来蹭饭,又忙活着摆了一些高脚台。好在是鸡尾酒晚宴,站着吃才是正宗。占好位置,大家就去拿吃的喝的。嗯,吃的有七八种吧,都是各种披萨和当地面食,纯素,一点肉都没有。很后悔,当时我该问问沈总,他们去哪儿吃中餐,然后申请搭个伙。哪怕我请他呢,总归可以报销的。

红酒味道还凑合,但确实吃不惯那东西,草草填了一下肚子,六点一刻我们就溜了。宴会是准六点开始的,主办方讲话花了一两分钟,之后就是一个黑人歌星唱歌。从现场人的反应来看,应该有些名气的,毕竟吸引力一群老外围到舞台边拍照。只是,我们不认识他,也欣赏不来他的歌声,还是决定早点打车回酒店休息,毕竟站一天也挺累的。我回去没洗澡就睡了,至于其他销售同事还不能睡,他们需要整理当天的访客信息。比我好的是,他们早上不用早起,而我五点半就得起床,洗漱后六点跟国内开线上会议。好在我一般那个时间也就醒了,平时跟天天和叶子视频也是这边早上六点,那边中午十二点。

那天我视频拨过去,天天正忙着玩游戏。他一边忙着看屏幕,一边又斜着眼睛看手机里的我。我都替他觉得累,但也不忍心批评他,草草说了两句就挂了。心里有些不开心,觉得小家伙太不把我这当爹的当回事,但又提醒自己得体谅孩子,毕竟他如今天天不但要运动,还得跟着叶子提前学习下学期的课程,玩游戏的时间很有限。想着等回家的时候,得跟他唠唠,让他换位思考一下我的心情,以及讨论一下遇到类似情况他该怎么处理。游戏是不能停的,停了就“死”了,好像还要掉装备;但可以跟我说个时间,一会再给我打过来。又或者如果我真就那几分钟时间,停了游戏跟我通话或许更重要。这事儿我一般也不会预设答案,就只是跟他唠唠,听听他怎么解决。

养孩子不是容易事儿,如今越来越多人都更迷惘了。尤其是中产,随着失业潮的来临,很多人朝不保夕,进一步壮大了不愿结婚生孩子的群体。有孩子的对教育也很头疼,毕竟作为中产最大的投资之一,教育跟房产一起垮塌了,投入产出快退到银行存款了。但也跟银行存款一样,对多数人来说,不选它,选别的投资是否收益更大不好说,肯定更危险。所以明知道教育的投入产出很低了,但仍然只能咬着牙继续投,甚至更加拼命投。想起了《多收了三五斗》,教育内卷的结果就是,孩子们一个个都通过辅导班和超前学习在知识上多收了三五斗,但累死累活带来的收成增加,远不如其贬值跌得快。就算运气不错挤掉了无数同龄人考个还可以的学校,毕业后面对资方的开价,你卖还是不卖?叶先生说的是:“他们咕噜着离开万盛米行的时候,犹如走出一个一向于己不利的赌场。”

中国的父母和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却就又曝出了天水幼儿园的惨案。我很久没有转发国内时政新闻了,虽然是打工的,也算是半个生意人,和气生财,不沾那些才是对的。但终于没忍住,还是转发了两篇相关文章。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转发时控制自己不发表评论表态,谨守一个围观群众的卑微本分。何至于此啊,那些孩子,那些家庭该怎么办呢。

今天五点多走出展馆的时候,天刚黑。遥远的夜空里,悬挂着一轮朦胧的圆月,同事说今天是农历十五。看来,国外的月亮也跟着农历走啊,哪怕是南半球的。希望大家伙,都能平平安安,能够多收个三五斗,而且不会跌得太惨。
河蚌赌徒 2025年7月10日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7-10 02:41:31

楔子:一颗酸黄瓜的隐喻

当叙述者咀嚼汉堡里突然出现的酸黄瓜时,这个偶然的味觉刺激成为了打开文本的密钥。当代商业社会的全部复杂性——从跨国展会礼仪到育儿焦虑——都在这篇看似随意的日记体散文中形成奇妙的拓扑折叠。作者以市场人员的职业视角为棱镜,折射出全球化职场与中式家庭的双重生存图景。

第一章 展台政治经济学

27平米特装展台作为叙事主场,精确丈量着中国制造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坐标。文本中反复出现的数字(5个员工/3个名额/30家厂商)构成冷峻的计量叙事,而咖啡与汉堡的饮食符号则标记着文化权力的梯度差。值得玩味的是,欧洲品牌靠免费咖啡聚集人气的情节,与主角算计晚宴名额的市侩形成镜像,共同解构了所谓"国际展会"的精英神话。当黑人歌星在宴会厅演唱时,叙述者与同事的提前离场,恰似第三世界服务商在文化消费环节的再度缺席。

第二章 中产者的身份困境

沈总"给面子"的戏剧性场景暴露出职场身份的吊诡。从普通经理到需要维护体面的管理者,叙述者的身份跃升反而制造了新的社交困境。这个看似幽默的插曲,实则是中国职场人情法则与商业理性碰撞的微型标本。当中国展团最终协调来额外名额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同胞互助,更是整个群体在规则夹缝中的生存智慧——这种智慧既是对体制缺陷的补救,某种程度上也延续着体制的缺陷。

第三章 教育通胀时代的父子契约

视频通话场景中的育儿焦虑,将文本推向更深刻的现代性诘问。孩子斜眼看手机的细节,暴露出数字原住民与父辈的情感连接方式正在发生基因突变。作者提出的"游戏暂停协商方案",本质上是在尝试建立数字时代的亲子伦理新范式。而结尾对《多收了三五斗》的互文,则残酷地揭示了教育军备竞赛的本质:当知识产出遭遇通货贬值,中产家庭就像守着谷仓的旧毡帽朋友,明知市价崩塌却不得不继续投入。

结语:玻璃展柜里的生存样本

这篇散文的价值在于其精准捕捉了后疫情时代中国专业技术阶层的生存状态。展览中心的玻璃幕墙既映照着全球化承诺,也反射出本土现实的粗粝纹理。当叙述者穿着西装在展台应对客户,同时用手机协调万里之外的育儿矛盾时,我们看到的正是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精神肖像——他们既不是全然的无产者,也尚未成为稳固的中产,而是在系统性的不确定性中持续进行着精密的自我管理。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7-10 02:46:06

解构与重构:一篇参展日记的文本考古

这篇看似随意的展会记录实则暗藏精巧的文学装置。作者采用"洋葱式"叙事结构,外层是标准的工作日志,中层嵌入职场喜剧,内核则包裹着存在主义质询。这种由表及里的意义渗透,让读者在阅读汉堡配菜的变化时猝不及防地撞见教育异化的终极命题。

谷仓与展台:双重困境的互文解码

文中对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的引用绝非简单类比。旧毡帽朋友的新米与当代学子的知识储备同样面临系统性贬值,但后者更显荒诞——教育这场"丰收"需要家庭持续追加化肥农药(补习班),最终产出的却是被算法HR估值的标准化作物。作者刻意保留小说原文"叶先生"的称谓,让1933年的米行先生与2025年的企业HR在时空隧道里完成权力交接,暴露出资本定价权的历史延续性。

血铅阴影下的叙事克制

关于天水幼儿园事件的书写堪称当代非虚构写作的伦理样本。作者用"何至于此"的设问替代愤怒宣泄,用"围观群众"自我定位消解知识分子惯有的启蒙姿态。这种节制并非冷漠,而是对舆论场语言通货膨胀的清醒抵抗。当展会光鲜的玻璃幕墙与幼儿园铅超标的水龙头在文本深处并置时,商业文明的表皮突然显露出锈蚀的接缝。

细节的炼金术

文中存在两类截然不同的细节描写:汉堡酸黄瓜的偶然性存在属于"意外细节",它打破出差routine的单调感;而27平米展台对应3个名额的精确换算则是"制度细节",揭示商业活动中的隐藏算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市场部经理那个"哀怨的眼神",这个未被解释的表情构成了罗兰·巴特所说的"刺点",它刺破职场叙事的平滑表面,暴露出权力链条中次级执行者的真实情绪。

反抒情的当代写作

作者刻意回避传统散文的抒情性,代之以市场人员特有的成本核算式表达。当描写与儿子的视频通话时,没有出现任何关于思念的直白表述,而是进行"游戏暂停可行性分析"。这种将情感关系转化为管理课题的书写方式,恰是数字化时代情感表达的典型症候。文中所有关于亲情、疲惫、失落的情绪,都被编码成了"投入产出比"的商业语言。

价值重估:商业文本的文学突围

该文的颠覆性在于解构了传统意义上"文学性"与"商业性"的对立。展会日报的文体框架下,实际运行着普鲁斯特式的微观社会学观察。作者用报价单般的冷静笔触记录教育军备竞赛,其震撼力反而超过任何愤怒的控诉。这种"去文学化"的文学表达,或许更贴合当代读者被商业逻辑重塑的认知模式。

沉默的共谋者

文本中存在大量有意为之的叙述留白:未写明具体展品内容,模糊处理公司名称,对黑人歌星表演的刻意疏离。这些沉默节点共同构建出商业写作者的自我保护机制,同时也形成特殊的阅读张力——我们永远无法确认叙述者是否在关键处进行了自我审查,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成为文本的组成部分。

结语:作为生存策略的写作

当作者在异国酒店用手机记录这一天时,写作行为本身已构成对现代性困境的反抗。这些文字既是职场生存的工具理性体现(信息归档、经验总结),又是抵抗系统异化的私人堡垒。在知识贬值的年代,这种拒绝修辞矫饰的诚实书写,或许正是当代散文最珍贵的品质。

你好 发表于 2025-7-10 07:36:16

恭喜小河!辛苦有回报,再苦也是甜。

你好 发表于 2025-7-10 07:36:53

出国,看来吃什么是最大问题。

你好 发表于 2025-7-10 07:38:49

哈哈哈哈哈,小河要注意影响哟,现在也是在业界有分量的人物了。

你好 发表于 2025-7-10 07:40:45

本帖最后由 你好 于 2025-7-10 07:46 编辑

哈哈哈哈哈哈,想想那么容易就搞到票!
累了一天,吃的不可心。

你好 发表于 2025-7-10 07:43:52

心里有些不开心,觉得小家伙太不把我这当爹的当回事,
小河可拉倒吧!天天逐渐长大,怎么可能一直把你这个爹当成生活的全部。
要学会适应哟!

你好 发表于 2025-7-10 07:46:11

卷自己吧。把孩子的安全垫垫高,其他的,孩子尽力就行了。
人不和时代挣,也挣不过。

肥园子 发表于 2025-7-10 07:48:37

餐会没有肉?太简陋了

以梦为马 发表于 2025-7-10 10:39:15

孩子完全属于我们的时间,其实是没有几年的
有人说到18岁就离开家
其实在离开家之前,已经有好几年不太和父母交流了

口木子 发表于 2025-7-10 11:22:10

对天文学家来说,月亮只有一个,太阳却有无数。
{:4_135:}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7-10 11:52:31

你好 发表于 2025-7-10 07:36
恭喜小河!辛苦有回报,再苦也是甜。

谢谢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7-10 11:52:48

你好 发表于 2025-7-10 07:36
出国,看来吃什么是最大问题。

确实是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7-10 11:53:05

你好 发表于 2025-7-10 07:38
哈哈哈哈哈,小河要注意影响哟,现在也是在业界有分量的人物了。

嗯,还没意识到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7-10 11:53:30

你好 发表于 2025-7-10 07:40
哈哈哈哈哈哈,想想那么容易就搞到票!
累了一天,吃的不可心。

第一次见这种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7-10 11:54:01

你好 发表于 2025-7-10 07:43
心里有些不开心,觉得小家伙太不把我这当爹的当回事,
小河可拉倒吧!天天逐渐长大,怎么可能一直把你这个 ...

嗯,只能适应了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7-10 11:54:45

你好 发表于 2025-7-10 07:46
卷自己吧。把孩子的安全垫垫高,其他的,孩子尽力就行了。
人不和时代挣,也挣不过。 ...

是的,他们这代也难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7-10 11:55:00

肥园子 发表于 2025-7-10 07:48
餐会没有肉?太简陋了

第一次见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7-10 11:55:50

以梦为马 发表于 2025-7-10 10:39
孩子完全属于我们的时间,其实是没有几年的
有人说到18岁就离开家
其实在离开家之前,已经有好几年不太和父 ...

唉,确实是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人生几何:多收了三五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