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9|回复: 15

人生几何:等我爸妈来

[复制链接]

147

主题

8096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6068
发表于 昨天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河蚌赌徒 于 2025-8-1 14:18 编辑

想起那男孩被人家一逼就写道歉信,我也觉得他很可怜。一般来说,对自己不利的证据,自己尽量还是不要提供。港片里不是常说嘛,你有权保持沉默。虽然司法体系不一样,但是多数时候,保持沉默大概率增加不了多少处罚的;恰恰相反,提供了对自己不利的证据这事儿,却很容易导致处罚的加重。所以同样是港片里,有钱有势的人面对自己应付不了的法律相关的复杂局面时,常说一句话:“等我律师来了再说。”普通人家自然是没有律师的,那我也就只好对天天说,遇到他解决不了的,觉得有危险或者受了委屈的事情,就“等我爸妈来了再说”。在家靠父母,出门,很多事也可以靠父母的,不丢人。

不过,很多孩子到一定年纪,很多事就不愿意跟父母说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总体来说,多数父母都在逐渐失去其信任。要想让孩子一直觉得父母是可信的,会一直站在自己这边,而不是站真理那边,这个其实很难。通常,这种角色都是狐朋狗友们所扮演的,而不是父母,毕竟后者还肩负着教育的职能。只能说,尽力而为吧。我就经常对天天说,不管你做了什么,我永远都是站你这边的,所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跟我说。至少到目前为止,多数事他也还是愿意跟我们说的。原本我一直对此很自豪,直到去年出了霸凌那事发现,其实他还是有些事没跟我们说,而且是非常有必要说的。

我至今没弄明白他当时为什么不回来告诉我们。叶子倒是有个猜测,那就是他原来说过几次,但我们的处理方式并没有改善他的处境。我们最开始听说那些事,以为就是普通的打闹,去找对方家长沟通过,对方家长也打过他们孩子;后来问天天,他就说没有再欺负他了,我们以为就结束了。可能从那时候起,他就对我们失望了吧。好在后来亡羊补牢,校领导等集体干预,把那学生转到其他班,几个人集体道歉赔偿之后,感觉又赢回了信任。孩子在班上的面子挽回了,这对他的自信和安全感很重要,对他对父母的信心也很重要。能感受到,他是放下了心里的包袱,变得更开朗了。

人到了社会上,什么人都会遇到。通常来说,大家所能包容的,也就只是小学生。从上初中开始,别人就更多把你当一个大人来看了。所以很多社会上的规矩,需要更早就告诉孩子,让他们多加小心。一些在家里可以说可以做的事儿,在外面是不行的。武大那男孩子如果能多些注意,也就避免了后面那些事。同样的,那女的如果能多想想后果和风险,做事儿可能也就不会那么绝。不管怎么说吧,很多事,还是建议孩子们多跟父母商量商量再做决定。很多风险,不是学生所能预知的,哪怕是大学生。更何况,如今就连中学生都越来越喜欢甩开父母独自做决定了。长大的过程,的确是独立的过程,但父母之言还是建议听听,虽然未必要听从。

还是希望孩子们多听听父母的建议吧,所谓兼听则明。毕竟,这个社会上真正跟你利益和风险完全绑定的,也就是你的家人。除此之外,愿意给你提建议的很多,但愿意为那建议承担责任的,几乎没有。你只要别让我为给你的建议兜底,而且只要我说的是你想听的,你就给我好处,那么你想听什么,我其实都可以说的,就像你身边的很多所谓朋友一样。只要你听了那句话就愿意请他吃烤串,很多朋友其实不在乎你听了后出去被人打成肉饼,不是吗?毕竟,你又不是人家亲生的。亲生的,总归不同,得考虑你到健康,考虑你当下的快乐和未来的就业,甚至还得替你考虑你都未必愿意生的下一代。

学校和单位里更多教给人的是守规矩,父母不同。我会告诉天天,绿灯的时候过马路,也要多注意周围的车辆,因为他们未必守规矩。社会上不是所有人都守规矩或者守法的,监狱里关着那么多人,这还没算刑满放出来和已经枪毙掉的,也没算违反规矩但还没抓进去的。你只能是自己多个心眼,虽然多一个可能还不够,但总归比缺心眼好。至于他自己是否就一定要遵守所有的规矩,这个事儿答案其实也并不确定。只是,那些总归要他更大一些的时候,才能跟他深入去聊,所谓风险和收益,还有,道德。这些,为人父母的才会教给自己的孩子,哪怕他们懂得也不多。懂得多的人有,但谁会给你讲这些呢。

网络舆论是一个很大的未知风险,年轻人在里面还是要谨慎。很多时候,它吃人血馒头是两头都吃的。你甚至很难相信,开盒双方的,可能是同一波人。不到迫不得已,这玩意儿还是少用,不可控的风险太大了。当然,也正因为如此,让自己的账号保持一定的活跃和影响力,也是额外的一重保障,虽然其实用处并不大。真正的保障,可能还真就只是父母。他们年轻的时候,可以给孩子提供物质等保障;老了,物质提供不了了,至少还可以当核弹级拼命地保障,仍然具备强大的威慑力。就中国多数父母而已,是有死而后已的觉悟的,可惜,这个最爱孩子的群体,却常被疏离。



我会永远站你这边的,虽然,很多时候,我们站一起也没用。
河蚌赌徒 2025年8月1日

147

主题

8096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6068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言:被遮蔽的成长叙事

当代家庭教育散文常陷入两种极端:要么是歌颂父母恩情的抒情叙事,要么是批判代际冲突的控诉文本。而《人生几何》以"等我爸妈来"这一看似戏谑的宣言为切口,揭开了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复杂肌理。作者河蚌赌徒(2025年8月1日)通过校园霸凌、社会规则认知、网络舆论风险等具体事件,构建了一个关于信任、保护与独立的辩证空间。本文将从"庇护的悖论""社会化教育的断层""数字时代的家庭堡垒"三个维度展开评述。



正文

一、庇护的悖论:当"永远站你这边"成为双刃剑

文本最尖锐的冲突在于父母角色定位的模糊性。父亲反复强调"我永远站你这边",却在霸凌事件中暴露出这种承诺的局限性——孩子沉默的根源,正是因父母未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情感支持"与"行动能力"的割裂,揭示了当代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虚假安全感":





符号化庇护:港片台词"你有权保持沉默"与"等我爸妈来"的并置,暗示法律程序与家庭庇护的错位。父母试图成为孩子的"律师",却往往因缺乏专业能力沦为徒劳的呐喊。



信任的量化:文中用"挽回信任"描述霸凌事件后的修复过程,实则将亲子关系异化为可计量的指标。这种工具性思维消解了家庭作为情感共同体的本质。

二、社会化教育的断层:从"守规矩"到"破规矩"的认知鸿沟

作者敏锐捕捉到学校教育的理想主义与社会现实的荒诞性之间的裂缝。当父亲告诫孩子"绿灯过马路也要看车"时,实则在传授一种"防御性社会化"策略:





规则的双重性:监狱人口统计的引入,将社会化教育从道德说教拉入风险计算。这种教育本质是父母对自身无力的补偿——他们无法保证孩子生活在绝对安全的环境。



道德教育的延迟:文中提到"等孩子更大些再聊道德",暗示当代父母在功利主义压力下,被迫将道德教育让位于生存技能培训。这种延迟可能造成价值观体系的真空。

三、数字时代的家庭堡垒:从物质保障到舆论防御

对网络暴力的探讨(如"开盒"现象)将文本推向更广阔的社会批判。父母被描绘成最后的"核弹级威慑",却面临两个时代困境:





技术代沟的屏障:父母对数字世界的陌生,使其难以成为孩子的"网络监护人"。文中"账号活跃度"的调侃,反讽了这种代际协作的荒诞。



情感疏离的强化:当孩子更愿意向"狐朋狗友"而非父母倾诉时,家庭庇护的物理性(如物质支持)与精神性(如信任)正在同步瓦解。



结语:重构庇护的语法

《人生几何》的价值在于,它拒绝提供简单的答案。作者既未美化父母的权威,也未否定其必要性,而是呈现了一种"不完美的庇护"——这种庇护需要父母保持持续的学习能力,从"救火队员"转变为"风险辅导员"。在算法支配舆论、规则日益模糊的时代,或许真正的家庭教育始于承认:我们无法永远为孩子挡住风雨,但可以教会他们辨认云层的走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8096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6068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字像一场温柔的絮语,裹着为人父母的细腻与清醒,把 “家庭” 这道最朴素的防线,拆解得真实又动人。
一、“等爸妈来”:是底气,也是信任的试纸
作者把 “等律师来” 转化为普通人的 “等爸妈来”,戳中了家庭最本质的功能 ——兜底。成年人面对复杂局面时的 “律师依赖”,本质是对专业保护的信任;孩子喊 “等爸妈来”,则是对 “有人会为我扛住麻烦” 的笃定。这种笃定不是懦弱,而是知道自己身后有 “无条件站我这边” 的支撑,正如作者说 “不丢人”,因为家庭本就该是安全感的源头。

但这份底气的前提,是孩子相信 “爸妈真的会站我这边”。作者清醒地指出 “父母肩负教育职能”,这让 “无条件支持” 变得矛盾:既要纠正错误,又要让孩子觉得 “你永远和我一伙”。就像霸凌事件里,最初的 “以为是普通打闹”,可能在孩子眼里成了 “爸妈没懂我的委屈”,信任便悄悄打了折。这提醒我们:孩子对信任的感知,藏在父母回应的细节里 —— 是否先接住他的情绪,再谈对错。
二、信任的 “流失” 与 “赢回”:父母的修行
“孩子长大后不愿跟父母说”,是无数家庭的共同困境。作者点破了关键:狐朋狗友的 “无条件认同”,恰恰是父母很难给到的 —— 因为父母要教规矩、辨是非,这份 “教育者” 的身份,天然带着 “评判” 的可能。

但作者的努力很动人:“不管你做了什么,我永远站你这边”。这句话的重量,在于它试图打破 “父母 = 纠错者” 的单一印象,给孩子 “犯错也不会被抛弃” 的安全感。而霸凌事件后的 “亡羊补牢” 更具启示:信任碎了可以补,但补的不是 “事情解决了”,而是让孩子看到 “我懂你的痛,并且会为你真正解决问题”。孩子的面子、自信、对父母的信心,往往就藏在这些 “补牢” 的细节里。
三、“父母之言” 的独特性:因为 “利益绑定”,所以 “真心兜底”
作者区分了 “父母建议” 与 “朋友建议” 的本质不同:家人与孩子是 “风险共担、利益绑定” 的共同体,而朋友的建议往往不承载后果。这一点戳破了成长中的一个真相:孩子总会向往独立,但 “独立” 不意味着要推开最真心为你盘算风险的人。

就像作者提醒孩子 “社会规矩要早懂”,父母的唠叨里,藏着他们踩过的坑、吃过的亏。这种 “经验传递” 未必句句正确,却一定带着 “怕你受伤” 的私心。比起 “听不听”,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你可以自己选,但我永远在这儿给你参谋,出了事我陪你扛”。
最后:父母是 “活到老,护到老” 的铠甲
文末说父母 “老了也能当核弹级拼命保障”,读来鼻酸又温暖。这不是说父母要为孩子冲锋陷阵,而是那份 “死而后已” 的牵挂,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 让孩子知道,无论跌得多惨,总有一个地方愿意接纳他的狼狈,愿意为他最后兜底。

就像作者努力做的那样:不奢求永远被信任,只尽力让孩子觉得 “爸妈这里,永远有退路”。这份 “尽力而为”,或许就是亲子关系里最珍贵的模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8096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6068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字读来深沉而真挚,是一位父母在现实的磕碰中,用疼过的心写下的体悟。它不只是一段育儿心得,更像是一封写给所有正在成长的孩子、以及那些在爱与责任间小心翼翼行走的父母的信。

你说“人生几何:等我爸妈来”,这句话轻巧,却重如千钧。它不是懦弱的退缩,而是一种清醒的认知——在风雨扑面时,知道身后有谁可以依靠,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勇气。正如你提到的港片桥段,“等我律师来”是权势者的护身符,而“等我爸妈来”则是普通人最朴素、也最坚实的防御姿态。这份“靠山感”,不是依赖,而是底气。

你提到孩子曾因沟通无效而沉默,这戳中了无数家庭的隐痛。我们总以为“解决问题”就是沟通的目的,却忘了孩子真正需要的,有时不是方案,而是被理解、被支持的感觉。当他说“他们不欺负我了”,也许不是事实的终结,而是一种放弃求助的妥协。你后来的集体干预,不只是为他讨回公道,更是重建了一种信任:父母的行动,让他重新相信“说出来”是有用的。这种信任的修复,比一次胜利更重要。

你说得对,社会从初中开始就把人当作大人看待,但法律、人心、舆论的复杂性,却远远超出了一个少年的认知负荷。武大那件事,表面看是冲动与隐私的碰撞,深层则是年轻人在缺乏风险预判能力的情况下,独自面对成人世界规则的溃败。而父母的角色,恰恰是在孩子还未完全“社会化”之前,充当那个风险翻译器——把模糊的危险具象化,把遥远的后果拉近到眼前。

你教天天“绿灯也要看车”,这不仅是交通规则,更是生存哲学。这个世界的确有很多人不守规矩,而教育孩子“如何与不守规矩的人共处”,比单纯教他“守规矩”更重要。更难得的是,你没有止步于“听话”,而是预留了未来对话的空间——关于道德、风险与收益的权衡。你知道这些话题需要时间发酵,需要孩子自己去经历、去碰撞,才能真正内化。这种“留白”的智慧,正是许多焦虑父母所缺乏的。

至于网络舆论,你说它是“吃人血馒头两头吃”,太精准了。它既吞噬弱者,也不放过“看似强势”的一方。年轻人容易误以为流量是武器,却不知它更像一把双刃剑,握得不稳,先伤己。而你指出“父母才是核弹级保障”,令人动容。这不是鼓励以死相搏,而是揭示一个残酷又温暖的真相:在这个利益至上的时代,唯有父母的爱,是唯一不计代价、不设止损的长期投资。

最后,你说“这个最爱孩子的群体,却常被疏离”,道尽了多少父母的孤独。孩子成长的过程,的确是在一次次“推开”与“回归”之间摇摆。而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像你这样——始终亮着一盏灯,不说太多,但永远在场。让孩子知道,无论走多远,只要回头,那句“等我爸妈来”,依然有效。

谢谢你写下这些。它不只是给“天天”的,也是给所有在成长路上跌跌撞撞的孩子,和那些默默托底的父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2010
发表于 昨天 14: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信任我的爸妈
我遇见事情的第一反应绝不是找他们
这世上,值得信任的父母同样我感觉
也没有太多

很多父母他们才是霸凌孩子的第一人

点评

嗯,我父母还行,值得信任 同意很多父母不懂教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昨天 14: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8096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6068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梦为马 发表于 2025-8-1 14:37
我不信任我的爸妈
我遇见事情的第一反应绝不是找他们
这世上,值得信任的父母同样我感觉

嗯,我父母还行,值得信任
同意很多父母不懂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35

回帖

109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096
发表于 昨天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圣人有言:吾日三省吾身。老实说这话我是成年以后才有所觉悟的,而且还是处在旁观者的立场上!

这事起因是一个反问句:当一件事早晚要做,为什么要老拖着?

我当时的反应就是:对啊!总归要做的事,那早点做了,岂不是大家都开心!

点评

哈哈哈,有道理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昨天 14: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8096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6068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施宜 发表于 2025-8-1 14:41
圣人有言:吾日三省吾身。老实说这话我是成年以后才有所觉悟的,而且还是处在旁观者的立场上!

这事起因是 ...

哈哈哈,有道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

主题

4130

回帖

768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685
发表于 昨天 14: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跟娃强调了,原则问题要争清楚,不能息事宁人,需要时找父母帮忙

点评

是的,发现吵不过了,可以召唤父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昨天 14: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

主题

4130

回帖

768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685
发表于 昨天 14: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娃这两天每天老老实实给湿疹抹护肤品,
他没那么严重,一点点,
他说他有时候手放裤兜里小幅度挠一下,
我说这也尽量不要

点评

嗯,实在忍不住,去厕所或者挑个背对人的角落 背对人很重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昨天 14: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8096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6068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旧欢如梦余寥寥 发表于 2025-8-1 14:44
这个跟娃强调了,原则问题要争清楚,不能息事宁人,需要时找父母帮忙

是的,发现吵不过了,可以召唤父母

点评

毕竟父母在社会上混得知道保护自己利益了。 而学生面对强压下,可能会以为息事宁人,结果反而被强势的一方当作证据。一定要知道出了大事,召唤父母亲,最少父母来了会公证一些,不会被带沟里面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8 小时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8096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6068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蚌赌徒 于 2025-8-1 14:52 编辑
旧欢如梦余寥寥 发表于 2025-8-1 14:46
娃这两天每天老老实实给湿疹抹护肤品,
他没那么严重,一点点,
他说他有时候手放裤兜里小幅度挠一下,

嗯,实在忍不住,去厕所或者挑个背对人的角落
背对人很重要,打喷嚏等等,都一样的,背对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242

回帖

379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794
发表于 昨天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听老人言

点评

是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4 小时前
颜值 666666
帅、美、萌、胖、瘦、赢、福、胜、顺、喜
女神、男神、菜籽、鲜肉、好运
竞猜狂人、常胜将军、资深板油、霸道总裁、鲜衣怒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38

回帖

124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45
发表于 8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8-1 14:46
是的,发现吵不过了,可以召唤父母

毕竟父母在社会上混得知道保护自己利益了。
而学生面对强压下,可能会以为息事宁人,结果反而被强势的一方当作证据。一定要知道出了大事,召唤父母亲,最少父母来了会公证一些,不会被带沟里面去。

点评

是的,成年人更了解社会真正的规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4 小时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8096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6068
 楼主| 发表于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口木子 发表于 2025-8-1 22:06
不听老人言

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8096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6068
 楼主| 发表于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蚝油生菜 发表于 2025-8-2 03:58
毕竟父母在社会上混得知道保护自己利益了。
而学生面对强压下,可能会以为息事宁人,结果反而被强势的一 ...

是的,成年人更了解社会真正的规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我爱我狐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 12:16 , Processed in 0.16304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