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儿女 发表于 2025-1-21 16:07:34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1-20 12:43
某人没钱,小儿子读高中的钱
他付了一年,30多万,都是借的
离婚时房子过户要还完贷款,


共计70万的借款和贷款,按照校长的收入,两年就还清了吧?

家有儿女 发表于 2025-1-21 16:12:47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1-21 11:51
昨晚问了某人的决定
他说从小儿子上什么高中,
他就没有了话语权


我觉得应该是什么样的决定对儿子的发展前途最好,才是校长要考量的,而不是他有没有决定权。他的前妻对小儿子是全力支持的,校长可能更加考虑性价比。

家有儿女 发表于 2025-1-21 16:13:57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1-21 12:21
如果爱丁堡大学申请牛剑比较有优势
我感觉小儿子会去读爱丁堡大学
因为牛剑是他的梦想


我也觉得爱丁堡大学比较好,离小儿子的梦校更近。瑞典太冷啦!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1-21 17:52:44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1-21 18:19:06

家有儿女 发表于 2025-1-21 19:49:03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1-21 18:19
某人也全力以赴支持小儿子读书的
只是他确实没钱


说白了,都是钱不够惹的祸,对小儿子的学业规划,超过父亲的经济能力了。

校长怎么欠了这么多钱?他现在住的房子完全是借钱和贷款买的,花了200万?深圳的两套房子,一套给了大儿子,一套给了前妻和小儿子?听起来好像有点惨,前半生的房产积累,都给了两儿子啦!最后,自己扛了一身债,住一套完全借款买的房子。

蚝油生菜 发表于 2025-1-21 20:45:58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1-21 11:51
昨晚问了某人的决定
他说从小儿子上什么高中,
他就没有了话语权


其实小儿子的妈妈挺了不起,初中就厌学,说明小儿子在体制内学习已经不能适应强度了。
如果一直留在体制里面说不定,厌学到最后无法支撑到高考。
换了赛道之后,能够有一个国际排名这么高的学校录取,说明他妈妈决定走国际赛道是对的。

唯一错误的是不应该高中就去英国,而应该节约钱留着读大学和研究生。
现在不管是不是离婚,校长也是父亲,哪怕离婚父母一人一半的学费,努力5年把大学本科3年和研究生2年读出来。读出来之后,就是小孩子养活自己了。

不仅仅小孩母亲可以卖房子,小孩父亲也可以卖房子。这个其实是一个离婚家庭的悲哀,如果是没有离婚的家庭,商量好了卖一个房产问题就解决了。一旦离婚之后就是各有各的私心,谁也不想动用自己最后的老本。

蚝油生菜 发表于 2025-1-21 21:10:06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1-21 11:42
小儿子是打算读博士的

这个就太遥远了,小儿子还说本科非牛剑不上,如果上不了牛剑,就去香港,新加坡读书呢。
说句老实话,香港,新加坡不少大学比瑞士的大学要强,特别是在IS专业。

家有儿女 发表于 2025-1-21 21:22:11

蚝油生菜 发表于 2025-1-21 20:45
其实小儿子的妈妈挺了不起,初中就厌学,说明小儿子在体制内学习已经不能适应强度了。
如果一直留在体制 ...

其实没有对错,就是站在哪个角度看问题。校长认为他前妻偏执,因为前妻的决定给校长造成了经济压力。但是,从前妻和小儿子的角度,为学业前途打拼,给孩子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从长远来看有利的。

蚝油生菜 发表于 2025-1-21 21:55:51

本帖最后由 蚝油生菜 于 2025-1-21 22:01 编辑

家有儿女 发表于 2025-1-21 21:22
其实没有对错,就是站在哪个角度看问题。校长认为他前妻偏执,因为前妻的决定给校长造成了经济压力。但是 ...
是的,中考就burn out了,到了高中更加难以维系,而且高中一旦burn out,到了大学很容易一下子失去方向。其实欧美体系看似小学初中比较躺平,但是大学,研究生,博士给了学生更多成长和发现自己专注力着力点方向。

前妻其实用了最大的力气去托举了自己的孩子。让自己孩子找到了愿意努力学习内动力,这一点很不容易。希望校长在小孩最后上大学读研这一步上,能够跟前妻放下成见,成全小孩。250万其实两个人一起付,一年50万,两个人一人一年25万还是可以拿出来。只剩下最后一步了。这个时候就不要说别人怎样的事情了,别人怎么读书是别人的事情,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中国赛道,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为了目的为努力,有很多小孩需要慢慢长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跑的速度。

人生就像fast lane和slow lane。并不是一直要在fast lane才能怎用,而一直以自己的pace慢慢的走,其实也能更好的发现自己。

就像美国学术界,看似没有中国那样卷。但是很多人在小孩出去读大学,没有家庭所累之后迸发出学术的第二春,开始持之以恒的在自己喜欢area耕耘,而且与钱没有任何关系。我比较50岁以上美国学术界的学者,比中国50岁的学者要活跃很多,而且这种活跃甚至与钱没有任何关系。


家有儿女 发表于 2025-1-21 22:35:18

蚝油生菜 发表于 2025-1-21 21:55
是的,中考就burn out了,到了高中更加难以维系,而且高中一旦burn out,到了大学很容易一下子失去方向。 ...

我也觉得他前妻挺不容易的,顶着离婚的压力和经济压力托举着小儿子。还好小儿子资质不错,也肯努力。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1-22 01:54:22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1-22 02:08:57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1-22 02:13:28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1-22 02:15:17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1-22 02:30:30

艾丽莎 发表于 2025-1-22 10:23:56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1-22 02:13
所以某人认为前妻处心积虑,处处算计
最后搬着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用《红楼梦》里那句话怎么说的

校长的前妻没有耽误儿子前程吧?如果不是她执意供儿子上国际学校,她儿子在体制内学校才会被耽误吧?

我看下来,个人的感觉是,校长与前妻在教育理念上不合而已(或者说,对于二儿子的教育投入意见不一致),即使说前妻处心积虑要掌管校长的资源,她也是一心为了自己的孩子。

从第三方视角来看,这个前妻也不容易,遇上不适合公立学校的孩子,孩子爸爸又不全力支持,她一个人也是付出所有在支持孩子的教育。

我隐约记得,这个前妻不是大儿子的妈妈,是吧?事实上,我觉得如果这俩儿子是同一个妈妈,校长可能并不会有这种非得要在经济付出上一碗水完全端平的想法了;毕竟来说,一个孩子适合公立教育,父母全力支持;另外一个孩子适合国际教育,父母也全力支持,这就是在公平对待俩孩子嘛。

每个人对于公平的理解不一样吧。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1-22 11:24:47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1-22 11:32:38

艾丽莎 发表于 2025-1-22 11:38:44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1-22 11:24
前妻有没有耽误儿子的前程这个哪里说得准?
小儿子小学六年级就来某人小学读过一年
那时前妻说某人只顾自 ...

嗯,是啊,毕竟人生的路没有平行线,所以谁也无法得出“儿子的前途究竟被耽误了还是被提升了“的结论。

我只是觉得,” 用《红楼梦》里那句话怎么说的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儿子前程“,这个言辞有失偏颇。

而且呢,作为第三方人士,你的言辞和情绪都这么激动,可见校长对于他前妻的态度是多么地仇视和愤怒;我只是站在一个看帖人的立场上,提供一下校长前妻的视角,如果你们也站在对方的角度看一下问题,可能就不会那么生气了。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爱丁堡大学和瑞典德隆大学,选择哪个?